中秋、国庆“双节”将至,群众出行、旅游和各类节庆活动增多,客流量将出现大幅增长,人流、车辆、物流高度集中。同时,农村地区秋收运输作业密集、强对流天气多发、秋季团雾影响等不确定因素增多,道路运输行车事故风险加大。特别是亚运会与中秋国庆假期重叠,运输保障任务加重,安全防范压力比以往更大。为做好中秋国庆假期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及时做好风险预警提醒。要密切关注气象天气状况和车辆途径交通易堵、高风险和交通繁忙路段情况,提前研判运行线路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防范应对措施。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动态监控语音播报等方式,及时发送预警提示信息,督促驾驶员遵章驾驶、安全行车,遇有突发情况,及时采取避险措施,防止车辆涉险运输、冒险运营。要督促企业加强典型事故警示教育,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要强化驾驶员实操能力培训,不断提升驾驶员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驾驶操作技能。
二、加强平台事中事后监管。要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作用,加强“两客一危一货”车辆事中事后监管,严格亚运会期间进浙入杭客运、危货车辆电子围栏告警监测,加大违规报警信息处置和抽查力度,专人跟进盯守处置结果,形成闭环管理,及时消除隐患。要督促企业加强车辆动态监控,严格落实监控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超员超载、不按线路运营、违规上下客和关闭动态监控等违规行为,坚决制止不安全驾驶行为,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三、严格重点车辆和场所管理。要加强对运输企业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督促汽车客运站实名制售票查验、“三品”检查、“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等制度落实,坚决制止乘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车。要督促企业合理安排运输任务,保障驾驶员有效休息时间,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做好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技术状况检查,特别是车辆轮胎、转向、制动、油汽电路等重点部位的检查维护,确保关键零部件性能良好,安全带、安全锤、灭火器等安全设施齐全有效,防止车辆“带病”上路。
四、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重点围绕驾驶员安全管理、车辆维修保养、动态监控落实、乘客安全带使用、违法违规运营等内容,对辖区运输企业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直至彻底整改。要强化与执法部门的沟通协作,精准查处超范围经营、不按批准的线路和站点经营、不办理包车手续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要紧盯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车辆运输安全,采取跟车暗访、进站暗访、随机抽查等形式,加密督导检查频次,及时发现隐患问题,跟踪落实整改。
五、科学合理做好运力调配。要密切关注辖区客流变化,做好客运量等指标的监测,优化运力调配,加强客运枢纽、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运力投放,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要督促指导企业选派经验丰富驾驶员和技术状况良好的车辆参与营运,尤其是对执行长途运输任务的客货车辆要按规定配备驾驶员,严格落实凌晨2-5时禁止通行和落地休息制度,避免疲劳驾驶。要抓好农村客运保障,通过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方便群众出行;对早、晚时段要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增加发车班次,保障群众出行需求和运输安全。
六、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值班人员在岗在位,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加强值班调度指挥,及时掌握工作情况,保持值班工作运转高效有效,确保遇有突发险情能够及时应对处置。要做好安全生产信息统计报送,严防谎报、瞒报、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全力维护假期行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