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管局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道路运输行业实际出发,抓好“五个结合”,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
一是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行业发展相结合。坚持领导带头,坚持面向群众、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广泛调研,摸清行业状况,了解群众呼声,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城际公交客运管理、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农村物流和甩挂运输等工作,持续提升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全省骨干大中型企业联席制度,实时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找准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科学制定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促进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发展。
二是将教育实践活动与道路运输市场整治相结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注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运输行业突出问题。开展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清理整顿活动和包车客运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治理“六黑一无”(黑车、黑站点、黑驾校、黑出租、黑物流、黑维修和无证从业人员)。截止目前,全省共清理各类违规经营车辆2600余辆,私设客运站点60家,无证经营238起,查处无证经营维修企业户270家,取缔驾校非法培训点162处,查扣非法教练车137台,查处“黑出租”340余台,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了严肃处理,有力地维护了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保护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将教育实践活动与行业文明创建相结合。通过开展客运精品班线、文明规范汽车站、出租车行业文明创建、“百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创建、文明驾驶员培训学校等创建工作,以及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活动,进一步推行文明用语,规范服务行为,落实各项服务承诺,不断提升从业者技能水平和文明程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道路运输服务。
四是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抓好运输安全监管相结合。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内控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监控系统,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督导,强化“三关一监督”职责,严格落实约谈制度和“黑名单”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发生。
五是将教育实践活动与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相结合。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了道路运输市场社会监督机制,聘请了3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新闻记者、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作为全省运政执法和市场经营秩序义务监督员。全省运管机构共聘请义务监督员847名,统一印制颁发了“义务监督员证书”。同时,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